在傳統媒體經營業績全面滑落的背景下,作為東北地區新聞出版行業第一股的出版傳媒(601999)卻業績大增。6月8日,出版傳媒董秘費宏偉做客證券時報·e公司微訪談,分析了公司現在的經營布局和未來的發展戰略。

出版傳媒的圖書“走出去”再創佳績
“2016年,出版傳媒激活線上市場潛力,鎖定旗艦電商,建立自營矩陣。”費宏偉說,出版傳媒與多家大型平臺商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市場調查和分析研究,找到與天貓、亞馬遜、京東商城、當當網等各平臺商的合作模式。全年線上銷售占比突破32%,同比增長100%。
另外,2016年,出版傳媒的圖書“走出去”再創佳績,版權對外輸出較上年增加了18%,國際業務已經輻射25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更是在原有基礎上再次發力,在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各類輸出總數達到303項,已經接近2016年全年總量,輸出語種更多,覆蓋國家更廣。
出版傳媒旗下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在原有的美國、英國和香港三家境外分支機構基礎上,將于2017年完成第四家分社——捷克分社的落地工作,這一重要海外布局將把遼版圖書覆蓋到中東歐地區。

數字化轉型將是未來發展
2017年5月18日,出版傳媒召開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會議上,上市公司關于《變更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及擬收購控股股東所屬三家出版社的議案》獲得通過,出版傳媒將整體收購控股股東遼寧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遼寧人民出版社、遼寧教育出版社、遼寧民族出版社全部股權。
“收購完成后標志著遼寧出版集團所屬的圖書出版企業實現整體上市,公司形成編、印、發、供一體化運作的完整產業鏈條,出版產業格局進一步優化壯大。”費宏偉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此次注入到上市公司的三家出版社分別在時事政治、文化教育、民族讀物等細分出版領域擁有鮮明的特色優勢和品牌影響。公司通過深化運行機制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優化產品結構、開拓線上線下市場、孵化培育融合發展的重點項目和增長點等多種舉措,推動三家出版社全面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機制和運營體系。
據了解,遼寧人民出版社2016年營業收入為3745.87萬元,凈利潤為137.9萬元;遼寧教育出版社2016年營業總收入為7250.15萬元,凈利潤為654.23萬元;遼寧民族出版社2016年營業收入為1658.56萬元,凈利潤446.98萬元。“三家出版社進入上市公司后,將使公司的出版資源進一步增厚,市場領域進一步擴容,綜合競爭實力進一步提升。
費宏偉說,三家出版社進入上市公司,不僅履行了公司上市時的承諾,而且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實現集約經營和規模發展,發揮產業聯動協同效應,顯著提升經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將為下一步繼續以資本運作手段增強發展實力奠定堅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11月,出版傳媒就已經收購了控股股東遼寧出版集團有限公司所屬遼寧新華印務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及出版集團擁有的遼寧出版印刷物資配送產業園相關資產。對此,費宏偉解釋說,收購上述資產,使公司彌補了在印刷產業鏈條上的短板,完善了產業鏈,形成新的產能,而且上承出版業務,拉動印刷物資供應,下通發行配送環節,全面建立一體化的產業鏈條,形成合力,形成規模發展態勢,進一步增強公司經營實力。
“同時,收購新華印務公司股權,有利于減少公司與出版集團及其下屬企業之間的日常關聯交易,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獨立性,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規范治理水平。”費宏偉表示。
在談及出版傳媒未來的發展時,費宏偉說,公司充分認識到數字化轉型將是未來發展,實現彎道超車的重大機遇和舉措。因此,出版傳媒將以投資拉動轉型和創新拉動轉型為驅動,以大數據運營平臺為主體,以全媒體版權運營、全網數字化營銷為兩翼,以國家級出版融合發展產業基地為加速孵化平臺,推進專業數據庫建設、在線教育拓展、大眾出版數字化營銷等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推動“互聯網+文化+產業”的應用,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公司數字化轉型。